2022-02-25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秦志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食品和营养学领域顶级期刊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中科院1区,2020年影响因子11.18分)发表综述论文,阐述了青梅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青梅又称酸梅,其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花青素、萜烯和植物甾醇和类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疲劳、抗骨质疏松症和抗癌等多重作用,基于这些特征推动了其在医药、食品、化学、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然而,目前关于青梅的综述较少且普遍缺少其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及其工业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的介绍。田甜甜等人发表的文章Current and potential trends in the bioactive propertie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r value maximization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文章全面综述了青梅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的作用机制, 并介绍了其在医学、食品、化学以及化妆品等重要领域的生物学应用,为今后青梅的营养价值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全面参考。可以预见,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基因工程的综合运用可以促进青梅作为人类营养健康和疾病预防中重要的中药成分的应用, 同时为小分子天然产物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志伟认为:这是我们课题组2022年开年的第一篇综述论文,也是继2021年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的后续之作,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出我们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这次论文的发表有四位会同书院的优秀本科生参与其中,再一次说明会同书院和高研院联合制定的“携手共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方案是成功的。我们课题组目前在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定向进化研究、抗生素药物开发、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化学基础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已经产生了很多有趣且重要的结果,今年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性论文陆续发表,难能可贵的是,会同书院的本科生在这些学术创新方面功不可没。
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任海云教授认为:秦志伟团队的两篇高水平论文,是与澳门科技大学的青年研究学者杨超博士共同主持完成的。2021年6月份,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与澳门科技大学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的“广东省珠澳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于8月份获得挂牌资助。在此基础上,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又获批“广东省生物学重点建设学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联合实验室将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结合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任务,在合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基因编辑技术研发、生物药物发现以及纳米生物材料与药物递送等四个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合作研究。通过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资源,携手推进产学研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合作研发平台,致力于将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共同打造生物医药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产学研联合创新高地,形成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共同为国家和区域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项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启动基金的支持,秦志伟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杨超博士和西班牙维戈大学教授Jesus Simal-Gandara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为第一通讯单位。
文章信息
Tiantian Tian, Hui Cao, Mohamed Ali Farag, Siting Fan, Luxuan Liu, wenjing Yang, Yuxuan wang, Liang Zou, Ka-wing Cheng, Mingfu wang, Xiaolei Ze, Jesus Simal-Gandara, Chao Yang and Zhiwei Qin. (2022). Current and potential trends in the bioactive propertie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r value maximiza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DOI: 10.1080/10408398.2022.2042186
论文地址
https://www.tandfonline.com/eprint/UADWKGNQQK8DCUXMCNIU/full?target=10.1080/10408398.2022.2042186
当期封面